内容产品设计

2018年2月12日16:14:03 发表评论 673 views

内容产品使命

内容产品设计

由于我们处在一个信息爆炸、信息过载、信息不对称的时代里,我们就面临着几个难题,分别来自内容生成与流通的几个环节:

1.内容如何生成,生成什么内容,什么内容是有更高价值的

2.内容如何更有效的在人与人之间流通,如何让它流向更需要它的人

3.作为读者,如何从大量我不需要的信息中甄别并获取我需要的信息

认为内容型产品绝不只是做内容的搬运工,它要在整个信息网络中起到增加优质内容的产生、提升信息流通效率的作用,这是整个互联网行业得以发展的根本原因也是每一个互联网产品的最终归宿。

千百年来受制于内容产生和传播手段的限制,人们在沉淀和传播优质内容上做出了较大努力,而劣质内容则由于生产和传播成本过高且轻易会被人筛选出而没有获得很大市场,但是互联网带来的信息流通效率提高不仅是对于优质内容的,而是对于所有内容。每一个内容都有着平等的机会被用户获取,但不是所有内容都是用户所需要的优质内容。这个弊端在UGC产品中体现的更明显,噪声太大淹没了优质内容。

即便在优质内容之中,也因为信息过载使得用户感兴趣的内容和不感兴趣的内容充斥在同一个世界里,造成了严重的筛选困难。

因此,这就告诉了我们内容型产品的使命在于降噪和了解用户(个性化),这分别对应了内容产品的两端:信息和读者。之后会对它的使命有更为细致的划分。

内容为什么重要

从人类发明语言文字使文明传承开始,整个内容产品的本质我认为都可以用一句话概括:终端是内容的延伸,内容是信息的沉淀,沉淀产生价值
我们对于世界的认知来源于内容,对消费行为的决策也来源于内容,它有时候作为最终环节被人们消费,有时候构成了引导我们消费的直接因素,它充斥在各行各业,因此理论上说内容市场才是最大的市场,而且是永远不会衰退的市场。

内容的生成者

内容是信息通过人脑智慧的加工后的产物,每一个内容所包含的要素、所建立的逻辑链以及所希望达到的结果都是不同的,由于沉淀方式的不同,内容才有了优质与劣质的区别。就如同实体经济一样,同样的原料(信息)在经过加工后得出不同品质的产品,其决定因素在于上游产能(生产者),这也是界面和今日头条重金挖高质量写手到自己平台的重要原因之一,小红书的内容社区电商的思路也是以此为基础的。
内容生产者的价值一方面体现在其产出内容的质量,另一方面在于持续生产内容的能力。新闻资讯类产品自不必多说,编辑们的本职工作就是不断发现话题焦点不断生成优质内容;值得一提的是UGC产品,UGC产品由于用户的自主性太强因此很多时候无法把控其生成内容的质量,这方面我记得以前看到过一篇很有道理的文章,其中说的是如果从限制劣质内容来考虑的话我们只能通过用户举报、人工筛查和尚不健全的算法识别来进行,但是如果从内容源来考虑的话,我们只需要选好目标用户群就可以了。换句话说,优质用户产生优质内容,这才是产品的良性设计方向。我个人认为这是相当准确的描述,回顾一下早年的知乎(现在总体氛围也还是不错的),现在的知乎专栏,简书,Medium,小红书,网易云音乐等产品,在使优质用户聚焦后,产品中的优质内容大大增多。内容良莠不齐的社区或产品就不多说了。
这些产品能够聚焦优质内容是因为它们都有着一定的生成内容的门槛,就如同之前提到的古时候劣质内容不会如此之多的原因之一就在于生产成本太高一样,在这些内容生产成本较高的社区或产品中的用户大多都是依照自己所掌握的信息用一条自认为完整的逻辑链将它们串起来,因此无论长久来看对与错,这些内容都是经过沉淀产生价值的。有沉淀价值的内容一定是有生产成本的。(而像小红书或者ENJOY之类的的用户生成内容时的生产成本还包括了消费能力,这个门槛更高...)因此这个过程会自然的排除劣质内容。
优质内容生产者能够聚焦在此的核心原因是产品有一个良性氛围和很好的互动机制,这也对第二点“持续产出内容”有着很大影响。用户生成内容,用户之间的激励,用户再生成内容,这个良性循环可以使平台上的优质内容不断积累。这种积累对于产品的价值仅次于优质生产者本身,因为对于刚刚使用产品的用户而言,他所接触到的内容决定了他对该产品的第一印象,因此优质内容的积累和沉淀对于新用户的获取、老用户的留存,以及所有用户在产品中的体验都是具有重要作用的。
当前,内容产品大多都认识到了内容生产者的重要作用,因此在保证生产者质量的前提下,他们都在设法通过产品设计来帮助生产者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比如简书的Markdown编辑器,Instagram和美图秀秀的滤镜,小红书的加标签等等。
这些方式虽然使得用户持续生产内容的可能性极大提高但是毕竟还不太稳妥,毕竟内容产品的生存靠的就是内容的质和量,而如果仅凭UGC的话那么相当于是将自己的命脉全部交到了用户手里,这个风险太高了,于是PGC的模式加入了进来,我认为这是PGC模式引入的一个重要动因。凭借PGC的强大编写能力,内容型产品获得了大量且持续供应的优质内容。

内容分发渠道

Benedict Evans上有一篇文章《Platforms, distribution and audience》中提到一个观点是内容分发能力是写作平台对于用户最大的价值,我认为这个观点有一定道理,因为写作作为内容生产里生产成本较高的行为,如果没有有效的传播和激励机制,用户是很难坚持持续生成内容的(用户心理之类的内容就不多说了,具体可以参考虎嗅网的这篇文章《浅谈内容社区设计之一: 内容生产》)。内容的传播引发了曝光,曝光率增高才能为文章带来流量进而根据内容质量引发其他用户浏览时的点赞、评论等行为。
实际上不只是写作平台,对于任意一个内容产品而言,内容的分发效率都是具有重要意义的。对于新闻资讯类产品而言,app本身比门户网站和报纸之类的传统媒介的分发效率都要快的多,因此使关注新闻的人对这类产品有强烈的粘性;对于社区而言,用户生成的内容必须有机会得到曝光才能够使用户觉得我没有白费劲,知乎的内容展示算法(回答(用户产生的内容)+赞同数量(回答质量)+答主)算是对这个问题的一个很好的解答,不过从内容分发逻辑上看也存在典型的马太效应,比如在知乎首页上用户所关注的每一个用户的最新动态都会显示出来,但是这就使得关注者多用户能够获得更多的关注,而关注者少的用户则很有可能被埋没,这也是许多人说现在开始玩知乎已近太晚了的原因。
除了如何能使内容在人与人之间更有效的流通以外,还有一个方面就在于在内容分发时该如何让优质内容浮上来,让劣质内容沉下去。这也就是纯银所说的《显性内容决定论》,里面有一句总纲一样的话语“显性内容决定产品气质,社区气质决定人群划分与产品魅力,受众选择与影响力决定社区命运”。
用户对一款产品的忠诚度取决于这款产品带给他的直接影响,而为了这个直接影响可能在产品背后需要无数的努力,就像乔布斯眼中用户看的见的和用户看不见的都要做好。
内容平台的价值在于沉淀和发现优质内容的能力。在内容领域,让优质内容浮现让劣质内容不易被发现就是提升用户体验并且激励优质内容产生的一个良好方式,通过维护显性内容来保护产品气质,这种产品气质才能通过吸引力法则吸引更多优质用户,同样的,显性内容还能够激励优质内容的产生,打压劣质内容生产者的积极性。
总的来说,内容产品的产品设计我认为应以内容为中心,以渠道为重心,作为信息与读者之间的连接器,完善对内容生产者的激励机制,提高对内容的管理方式,提高产品沉淀和发现优质内容的能力,以此来降低信息的噪音、提升了用户参与的欲望、降低用户参与的门槛、提高阅读的效率
除了由产品主动催动内容分发效率提高以外,还可以走反向路线,也就是个性化或定制化路线。个性化是通过算法来挖掘和判断用户的喜好,然后根据其喜好提供符合其关注点的内容,今日头条、网易云音乐等都是这么做的;定制化是让用户自己选择关注点,即内容源,典型代表是简书和即刻。这样既可以降低信息噪音,也可以增加信息在人与人之间的有效流动,并且在生成者生成内容后产品便可以知道这个信息该流向何方才能发挥它的价值。因此产品从自身和用户角度同时发力能够将内容分发的效率发挥到极致。

内容消费者

任何内容型产品的核心要素都是信息流与用户关系,在内容消费者部分一方面是用户与信息流之间的关系,另一方面是用户与用户之间的关系。
对于有UGC的产品而言,产品既需要考虑内容层面又需要考虑用户层面,还需要考虑不同用户对不同内容的不同需求。在信息过载的时代内容型产品的一项重任就是帮内容消费者减负,也就是帮助消费者从广博的信息海洋中剔除掉那些他不感兴趣的,展示出那些他感兴趣的,并且从他的每一个行为来判断他可能感兴趣的。这也正是我认为内容型产品最有魅力的地方。因此很多产品在用户刚刚登入时会先让他筛选出最感兴趣的话题,这样可以帮助产品在汪洋大海中先帮用户选出那片他最喜欢的显性内容,以此来留个好印象,不然产品不知道用户喜欢什么,用户看了半天也没找到自己想要看的还以为这产品没有他想要得内容于是弃了,两方就这么遗憾的错过了,最可惜的是日后有人问起时这个用户会说“这个产品特别差,我要看的东西都没有”,而更遗憾的是作为一款产品它还无法反驳。。。而后通过用户的浏览行为记录用户的喜好,适当的调整内容分发比例,并且将主题关联性较强但用户尚未关注的话题推荐给他(网页版知乎中每一个问题旁边都会有类似问题的跳转连接),这都是对于显性内容和分发效率提升上做出的努力,这些在内容消费者看来就是一句简单的评价“这产品懂我”。网易云音乐的如潮好评不就是这么来的嘛。
刚刚说的是产品对于内容消费者而言,而反过来看的话,根据内容消费者对产品的价值贡献又可以将用户分为三级:核心用户、普通用户、浏览用户。核心用户是产品深度用户,是贡献优质内容的主要力量;普通用户经常浏览,轻度操作,用“喜欢”“评论”“收藏”等方式帮助优质内容脱颖而出,对优质内容的挖掘有着巨大帮助;浏览用户是偶尔看一看的用户,这类用户是最多的,享受着前两级用户带来的内容沉淀。相应的,产品需要从产品设计上满足这三个层级的内容消费者的基本需求。(这方面可参看《UGC社区类产品谈:如何让用户创造内容》)。
对于不需要UGC的产品而言,产品同用户的关系是比较难做的,因为此时用户更多是作为内容接受者,如果用户同产品间不能产生一个良性的互动的话那么这个产品便会显得略微无聊。因此必须让用户知道,这款产品懂他,能够主动提供给他他想要的内容。网易云音乐是在这方面做得极为卓越的产品,即便不看它的社区功能我们也能发现,用户在这款产品上进行的每一个行为,无论是听歌(听的什么,听的次数)、标注的喜欢、收藏的歌曲/歌单等,都为产品对该用户的了解提供了更为完整的画像。因此我们经常能够在首页看到“根据你收藏的xxx歌单”为你推荐的相关主题歌单,满足用户喜好的同时降低搜寻成本,更有互动感的地方在于这款产品有个“云音乐小秘书”,这个小秘书经常会私信一些我可能感兴趣的歌单,偶尔会写一些别的,承担起了用户与产品之间交互的重要角色,这几个设计点使得产品即便没有社区也能够十分具有活力。类似的,即刻这款产品也是,由于产品定位与用户间的强关联性,通过“订阅+推送”的模式使产品与用户之间的互动变得极为紧密,并且用户不会因为这个产品缺乏用户间的互动而觉得死气。而在新闻媒体上,算法强如今日头条的确实是风生水起,但也有一些觉得仅凭算法没有竞争优势的便设法引入了用户间互动的模式来增强产品的活力,最常见的是评论,更有意思的是弹幕,我觉得或许在直播时代到来后这倒是一条好出路。
到此为止探讨的都是产品与内容消费者之间的关系,而我之前还有提到过,内容对于内容消费者而言有可能是最后一环,也可能是决策前的一环。此时内容沉淀方式对于消费者而言的意义又会有所不同,因为此时内容承担了解决决策前的信息不对称问题的重任。因此之前所提及的内容分发渠道在此时就需要将信息进行以帮助内容消费者决策为目的的聚合,小红书的标签化结构和礼物说、半糖等商品精选,以及什么值得买的评论,都能够在用户决策前提供简捷有效的内容,使内容消费者能够快速获取信息,从而进入到最重要的决策环节。

内容型产品的竞争力来源

想套用KK在《技术元素》中提到的原生价值的概念,原生价值是事物必然生成、发展和成形的特性,原生性为免费的复制品增加了价值,从而使它们变成了可以出售的商品。
在内容型产品的差异化竞争中一款产品的原生价值可以表现在即时性、个性化、独家、原创、可寻性五个方面(可能还有其他方面未曾想到的)。
即时性:第一时间获得,在新闻资讯类产品中这点尤其重要,在即刻这类即时推送的产品中也非常重要。
个性化:个性化的形成要求用户与产品间进行不断的互动,产品越懂用户,用户对产品的满意度和粘性就越高,是用户不愿意轻易的寻找这款产品的替代品,甚至使得这款产品无可替代。
独家:只有我这款产品能发,想看的用户都得到我这来,这种垄断的做法无疑是具有竞争力的,比如QQ音乐对于中国好声音和我是歌手的版权垄断就是一个绝佳的例子。
原创:原创的高质量内容是内容类产品的巨大财富,用户会为了获取这些优质内容而聚集,这也是BBC、CNN、第一财经、商业周刊等媒体经久不衰并且始终有一大批拥趸的关键因素。正如之前所说的内容是信息的沉淀,沉淀产生价值,沉淀方式的不同决定了内容质量的差异,高质量写手的原创内容对于内容产品的价值和对内容消费者而言的吸引力都是极高的。
可寻性:KK认为在所有原生性中可寻性具有最高地位,甚至是一种资产。对于内容产品而言,内容沉淀产生价值,但是没人见的到的内容不具有价值,因此能够被人找到也是一种价值。内容型产品的一个重要目标就是将那些潜藏在海面下的优质内容挖掘出来,使它们流向那些能使他们价值放大的用户。
由这几个原生价值我们能看到两点:
1.为什么PGC会那么重要。因为仅从原生价值看它就可以保证独家、原创这两个最有价值的内容标签,甚至连即时性都可以沾边。
2.为什么算法那么重要。因为即时性、个性化、可寻性这三点都有赖于算法。

盈利模式

黎瑞刚说:“烧钱给内容,免费给用户,这样太辛苦了。”
现在的内容产业确实看起来略艰辛,内容都是免费提供给用户,产品仅凭广告投放生存,而广告商也不知道自己投放的流向和流量,因此在上游领域依然有着较大的信息不对称,并且有的内容产品在引入广告时会破坏原先的产品气质,总之,这个临界点很难把握。
而在这方面各家都有着不同的策略,小红书就不必说了,切入的是跨境电商,内容就是为了商品消费服务的,资金流不在话下。简书和知乎则值得探讨一下,简书是一个非常有情怀的产品,因此庸俗的广告会损伤这个产品自有的气质,因此简书目前在首页上的banner里有着它周边产品的链接,不过广告商方面不太清楚(有说简书不想引入广告的)。不过我认为以内容来丰富内容消费者对吃喝玩乐游购娱方向的了解能够极大程度的挖掘那些被埋没的信息,而简书用户所需要做的只是建立一个专题,然后投稿,然后让这些内容浮出水面,当积累了一定的优质内容时可以出以此为主题的期刊,米其林当年对于驾车出游时的优质餐厅的挖掘不就是走的这个模式嘛,国家地理、环球科学等杂志也是走的这个思路。知乎则是通过广告投放和知乎周刊的售卖来盈利的,个人认为这个模式挺好,不伤害其产品气质,同时还丰富了产品线,将优质资源的利用最大化。
总的来说,产品、服务、内容肯定有一个环节是要收费的,不是从用户身上收就是从广告商身上收。
有沉淀价值的内容一定是有生产成本的,因此用户为优质内容付费也无可厚非,但是前提是在互联网时代这个最不缺信息的背景下,让用户为内容付费就需要这个内容足够优质,这也符合KK的对原生价值的描述,这种质量使得该内容有着区别于免费内容的要素。这也是人们依旧愿意花钱订阅第一财经、哈佛商业周刊等杂志的原因,电子时代使纸媒时代衰落的部分只是针对于那些对即时性和流通性有要求的内容,而对于有沉淀甚至收藏价值的内容而言,终端载体不会影响内容自身的价值。
如果开一下脑洞的话,我认为今后的内容产品在盈利转型上可能会有两种模式:
1.优质内容聚合:
也就是现在的知乎周刊的模式。《经济学人》主张的也是写出了什么东西,比出自谁的手笔更重要,因此往往以其独到的观点赢得了全世界民众的好评。
2.付费内容与免费内容并行:
也就是在现在的产品模式里加入了内容更为优质的付费内容,尤其是高质量的PGC内容。不过也不是所有内容都会走上这条路,因为内容是否值得付费购买最终还是取决于用户群体。我认为经济、金融、科技领域的用户是会为了获取更高品质内容而付费的,这个道理比较类似现在的专业期刊、研报等都收取较高费用一样(不过面向大众的肯定不会有那么高定价,相应的也不会有那么高的质量)。


作者:Mr_茶客

链接:https://www.jianshu.com/p/9723e7ff2bb1

來源:简书

简书著作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的转载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并注明出处。

 

用户诉求

1、性。性需求是最最原始的需求。

2、暴力和事故。用户在网上浏览文章和视频时,总能被暴力事件吸引住,人们对暴力行为总是非常的敏感,并且很容易因此而引发围观和讨论。

3、八卦。经常听到身边的朋友八卦各种明星和身边的同事,不可否认用户浏览信息很大程度上是为了满足自己的八卦需求。

4、好奇。世界很大,总有一些我们不知道的人和事,而人们通常对于未曾接触过的事物会产生好奇。

5、学习。阅读信息最基础的需求之一,文字和造纸术的普及极大提升了人类的学习的效率,同时也极大提升了知识传播的效率,降低了学习的门槛,因为种种内在的动机或是外在的压力,人们会阅读大量的信息,以适应这个混沌多变的世界。

6、打发时间。很多人通过追剧,看小说等内容产品来消磨时间,打发无聊的时光,快手和抖音等短视频平台可谓将碎片化时间利用到极致,蹲个厕所还可以看几段小视频,现代人压力很大,通过放空和这种内容消费打发时间也成为了主要需求之一。

7、支撑论点和价值观。很多人阅读文章是为了给自己的论点找论据。

8、获取及时性信息。

9、解决问题。有些用户是带着问题来到互联网,期待找到答案的,这也就是百度知道,知乎,悟空问答,分答等内容服务平台产生的原因,人类通过文字传达思想,同时记录问题的解决方案,搜索引擎,用户只需要简单录入关键信息,便可以搜索到问题的解决方案,极大提升效率。

10、社交。马斯洛的需求金字塔包括生理需求,安全需求,情感和归属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其中的情感和归属需求也就是一种社交需求,社交可以分为一种是共情社交,一种是功利社交。共情社交是指为了获得情感联结与情感体验,打发无聊,或是有共同的兴趣等而产生的社交行为。功利社交是指为了达成某一目的,或是从对方身上获得利益而产生的社交行为。

11、印象管理。朋友圈可谓是印象管理的最强舞台,所以人们会将自己认为会将自己阅读的内容分享到朋友圈或其他社交媒体,让好友看到自己的阅读偏好,最终实现网络环境中的印象管理。

12、缓解焦虑。通过学习缓解焦虑,通过阅读缓解焦虑,这也是罗辑思维等知识服务可以迅速占领市场的一个重要原因--通过提供内容服务,缓解人们的焦虑。

 

贡献者需求

1、扩大影响力。很多创作者参与到内容创作中是因为希望通过内容制作扩大其影响力,以前只能通过出书,写论文等形式扩大专业影响力,而今天的自媒体平台,为这些希望扩大影响力的创作者提供了多样的舞台,从文字,到语音,再到视频,个体崛起的时代,让人的影响力在互联网的推动下,持续被放大。

2、刷存在感。 从进化的角度来说,人类的任何感觉,都源于神经系统对其他细胞的调控。 存在其实包含两个方面,即物质存在和精神存在。前者表现为人能够以实体出现,并进行相应的实践活动;后者表现为人的精神世界丰富,而所谓的存在感,其实只是精神上的需求程度,而并非物质上的填充。存在感的缺乏反映了精神世界的空虚和寂寞,一般人是不会思考此类问题的。我们常常听到,“存在感是刷出来的”,也就是说,孤独的人渴望做出一些不平凡的事情或举动吸引别人的注意,以获取所谓的存在感。所以内容的创作,让尽可能多的人看到,并影响他人,是一种刷存在感的重要方式。

3、凑热闹(从众)。以前写过文章,分析人的从众行为,当身边很多人都在写公众号,头条号,很多人都在录抖音和快手时,很多创作者抱着凑热闹,随大流的心态参与到内容创作的大潮中,成为初级创作者。

4、赚钱。自媒体时代,每个人都有话语权,当创作者影响的用户数量足够大时,商业变现就成为可能,我们可以看到,各种直播平台上各类主播可以月薪百万,得到APP中的199元课程可以有几十万的销量,头条号,火山小视频等平台为创作者提供了大量内容创作变现的渠道,微信中的千聊,荔枝等课程录制帮助内容创作者可以快速变现和推广,很多独立内容创作或创作团队为,他们为了赚到人生的第一桶金而加入了内容创作的大潮中。

5、提高学习效率。学习需要输入和输出结合,单纯的一味输入(学习),而不进行应用输出,是非常容易遗忘的,笔者发现,编辑读书笔记非常有助于提升学习效率,当学习者用自己的语言和经验将书中的或课程中的内容进行文字复述,那么便可以极大提升学习效率。内容创作是为了内化学到的知识,整合理解新接触的信息,这是笔者写作的诉求之一。

6、好奇。人们都会对新鲜实物产生好奇,从小咖秀,到快手和抖音,很多朋友就是感觉朋友圈中看到其他朋友分享,感觉很有趣,自己也好奇如何做到的,因为一份好奇创作了一次内容,如果内容真的很棒,平台又将内容分发给了足够多的用户,创作者得到各种点赞和互动,就有可能成为长期创作者。

7、社交需求。上文中提到了,阅读信息是为了一定程度的社交,而创作者本身就是处于基于内容的社交圈层中心,所以很多人是为了扩大圈子,或是与同行多交流的社交需求而成为了内容创作者。

8、兴趣爱好。因为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社群经济十分火爆,各种基于兴趣爱好的社群如雨后春笋,如摄影,二次元,读书会,马拉松,夜跑,徒步,烘焙等,而很多创作者喜欢通过文字,相机,手机记录自己的兴趣爱好,发到平台上,找到和自己志趣相投的朋友,他们的创作完全基于兴趣爱好,或者说早期可能因为兴趣使然,随着影响力增加,会发展到变现、社交等诉求。

9、情怀。生活中有很多文艺青年,他们很讲究情怀,喜欢有情调的小诗和氛围,他们会因自己的情怀而创作内容,他们不在乎内容的传播性,他们编辑内容只是单纯的自己喜欢,他们也有可能会在乎是否可以吸引到志趣相投的人,可以共同交流,追求遇到知音。

 

内容分发

平台作为内容服务的连接者,一方面为内容消费者提供他们喜欢的内容,另一方面,引导创作者生产出用户可能喜欢阅读的内容。而这个过程中内容分发的准确率就显得极其重要,尤其是对于平台型内容服务产品来说,只有精准的分发,才能保证用户的活跃度和留存率。

内容分发策略

移动互联网时代,内容分发需要考虑三个主要因素:用户行为/属性标签,环境特征,内容标签。

内容推荐系统需要在环境特征识别完成后,基于用户的属性标签,实时行为标签(锁定用户的点击和屏幕操作),判断用户可能感兴趣的内容,通过内容阅读完成率进行用户偏好权重分析,用户退出后,下一次下滑刷新内容为用户展示用户可能喜欢的内容。可以说,内容推荐系统就是一个逐步逼近用户喜好的实验系统,初始给用户展示10条信息,用户点击了哪几条,根据操作不断的优化推荐策略。为了避免推荐内容范围过窄,需要在推荐的内容中增加高时效的信息,类似用户群关注的热点,如台湾地震,超级月亮等事件。同时,也要结合用户属性和行为标签,推荐其他用户喜欢的内容,并实时获取用户浏览行为,调整推荐内容。

 内容展示策略

内容的展示包含以下几类:文字标题,单一小图文,三图文,大图文,状态消息。占据空间越大用户可能点击查看内容的概率越大,所以大图文的效果最好,所以很多头条中的广告多是大图文,当环境识别出用户使用wifi,广告视频则自动播放。从吸引力法则来看,动态展示优于静态展示,大的优于小的,彩色优于黑灰,色彩对比强的优于色彩对比度弱的。文字标题也非常重要,平台类内容产品标题多要求30个汉字以内,标题可发挥的余地很多,可以考虑结合前文中的用户诉求分析设计标题。


文章来源:http://www.pmcaff.com/article/index/1142218037146752?from=selection

文章作者:田宇洲

本文是全系列中第2 / 4篇:内容产品

发表评论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